图录号/艺术家:

清乾隆•茄皮紫釉梅瓶

图录号:2457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清乾隆•茄皮紫釉梅瓶
图录号:
2457
年代:
艺术家:
--
材质:
作品分类:
尺寸:
高:22cm 直径:13.5cm
起拍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成交价:
RMB:开通VIP查看价格

HK:0
USD:0 GBP:0 EUR:0

拍卖公司:
西泠拍卖
拍卖会名称:
西泠印社2022年秋季拍卖会
专场名称:
江南心境·首届茶花香器专场
拍卖时间:
2023年3月15日-3月17日
备注:
声 明:
款识: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 说明:本品唇口,斜直短颈,丰肩,长腹收敛,圈足,造型端庄秀丽,器型规整,瓷胎紧密,通体施茄皮紫釉,釉面莹润,釉色凝重深沈,底露胎,书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六字三行篆书款 整件作品造型别致,光素古雅,贵气内敛,观赏性极强,颇可赏玩。梅瓶为瓷器常见瓶式,源于唐,定型于北宋,历经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及近现代。宋代时多为民间所制,作为酒器使用;时至明清,御窑厂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梅瓶,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,有的依然作为实用器用以装酒,供皇帝使用,有的则愈加精美成为了宫廷陈设品,以供观赏,失去了原本的使用功能。 整器所施之釉发色纯正,釉质清透,挂釉均匀,色彩绚丽,像成熟的茄子皮一样的光润,故名茄皮紫。此釉色创于明代,为高温釉颜色釉,以锰作呈色剂,系将锰原料加入含碱量较高的釉中而烧成,在清代前期十分流行。明代紫釉紫中泛蓝,嘉靖时可分深、浅二色阶,清康熙时茄皮紫釉才真正烧制成功,雍正、乾隆时愈加精美,此梅瓶即为乾隆时此釉色之典型器。 来源:扬州文物商店旧藏 北京保利5周年拍卖会,2010年6月5日,lot4842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